新型煙草製品主要分為四大類:電子煙(霧化煙)、加熱非燃燒煙草製品、口含煙和其他煙草製品(鼻吸、貼片等)。而目前霧化電子煙和加熱非燃燒煙草製品都可籠統的稱為電子煙。
為什麼會有電子煙這個東西?
只能說,某些整日騰雲駕霧的老煙鬼們真的是會更早的見上帝。
雖然在上世紀50年代,就有了類似於電子煙的東西,但是,好不好用,現在真的不知了~畢竟只存在於美國人的草稿紙上。
哀嘆煙民黑肺困頓煙癮難濟之時,英雄豈能被埋沒於草莽之中? 21世紀,中國藥劑師韓力振臂高呼:煙草焦油,寧必用乎?
簡而言之,電子煙發源於中國,興盛於南洋,在追求戒菸替煙的道路上,日益革新,層出不窮,為資本主義or社會主義的建設添磚加瓦。
某度裡充斥了大量的垃圾推廣信息,扯一堆所謂專有名詞,故弄玄虛。維基百科的資料說的還是比較清晰的。
由4種固定成分所組成:蔬菜甘油(VG)、丙二醇(PG)、天然或人工香料還有尼古丁(可選)。然後這種液體會被一個稱之為霧化器的加熱線圈不斷加熱,使液體產生煙霧。
VG在電子煙中主要作用是用於產生煙霧,是常見的藥物與食品添加劑(普遍用於製作蛋糕、巧克力等甜食),對人體無副作用,無色無味,比較粘稠。 VG可以直接從植物油、椰子油和棕櫚油裡提取。正規電子煙液採用的USP食品級蔬菜甘油具有99.7%純度+0.3%的水。
是用來稀釋VG粘稠度的。常用的保濕劑,電子煙中主要用於溶解香精香料和尼古丁,略有甜味,無色無味,流動性與水類似。是常見的藥物與食品添加劑。
PG已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研究證實歸類為安全添加劑。但還是會有少部分人會對此有些輕微過敏症狀,如喉嚨不適、多痰、頭暈等,這類副作用比較短暫輕微。
除了有煙草口味外,還能通過各種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可食用香料來製造複雜多變的口味,比如水果、甜點、飲品等各種味道。
尼古丁又稱為菸鹼,是一種成癮物質,而在電子煙中可不添加。相比煙草,煙油的尼古丁含量已被證實是在可供人體攝入的安全範圍內。煙油中的尼古丁含量從一般是數十毫克以下,也有不含尼古丁的。很多用戶對於尼古丁的含量有一些質疑,看起來似乎電子煙中的尼古丁含量高於香煙的尼古丁含量。其實主要的誤解在於其單位標準的不同。
傳統煙草中的尼古丁存在於菸草中,屬於菸草生物鹼類群,包含了近50種物質,主要是:菸鹼、甲基菸鹼、新煙草鹼、假木賊鹼。電子煙中的尼古丁通常是單一生物鹼:菸鹼。不同煙油的成分略有差異,但是其菸鹼的本屬性並無差別。
電子煙目前的核心技術只有兩種,尼古丁鹽技術和加熱不燃燒(HnB)技術。這兩項技術的問世使得電子煙徹底從非主流的煙霧玩具走向了更廣闊的替煙、戒菸的市場。電子煙早期之所以衍生出所謂的大煙霧這一概念的初衷是因為擊喉感、滿足感不夠。一味的加大尼古丁的濃度能夠提高滿足感但是過於強烈的擊喉感又會導致大多數用戶無法接受;減少了尼古丁的濃度提高了用戶的適口性又無法帶來足夠的滿足感,猶如隔靴搔癢,意猶未盡。
也正是這一弊端,初期的解決方案是,霧化更多的煙油、吸入更多的煙霧。既能解決濃度過高導致擊喉感太強又可為使用者帶來相對優良的滿足感。
上一篇
下一篇